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 京剧不等于CCTV11
京剧不等于CCTV11
admin2013-8-10 11:08:21京剧浏览4635次

    小时候最早对“京剧”这个词有概念,居然是因为一首流行歌曲《说唱脸谱》。当时根本分不清什么是评剧什么是京剧什么是二人转,印象里都是在舞台上唱着我听不懂的调调。眼下,连我那每天只有一趟公共汽车的老家也安装了有线电视,京剧跟随着CCTV11走进千家万户。可惜的是,年轻一代的我们恨不得想把这一个频道删除掉,每每拨过,都像遇到带菌者一样,能多快就多快地跳过。一次偶然的机会,陪友人走进了京剧的演出现场,真正第一次在现场观看京剧。听介绍是四老生联演,一直看到下午武戏全部演完,走出剧院看着外边瓢泼大雨自己说了一句“京剧真牛B啊”。也许对于我这样一个俗人也只能用这样通俗的话来表达我对这项艺术由衷的尊敬。我想说的是,或许CCTV11太过“单薄”了,它根本无法表现京剧的现场感染力。每一个演员的倾情投入,华丽的服饰,足可与李小龙媲美的功架,都让我想到“国粹”,这个词对她来说当之无愧。

一整套行头下来
50万也是可能的
与一位做京剧戏服的老板闲聊,“京剧这套衣服下来还不得好几千啊?”老板乐了,“你是真一点也不懂啊,京剧能叫国粹,大到中央领导,外到欧洲各国,都对我们的京剧推崇备至,外观的服饰能是那么简单吗。”
他介绍道,外行人通常说的服饰叫行头,包括服、化、道、盔,这样才形成京剧演员外形的扮相,具体的划分对于我们这些外行人来说简直就是天书。单拿长袍来说,就包括蟒、帔、褶子、开氅、箭衣,以至斗篷、长背心、旗袍等等,另有短衣、盔帽、铠甲、靴鞋等。
单拿服装的刺绣来说,要求是手工苏绣内外刺绣,内外图案不同,普通的女靠全下来价格也要在三万元人民币以上,好一点的就要五万以上,而京剧头饰上的“点翠”更是不得了,如果是名角使用真正的翠鸟羽毛来制作的话,一件就要30万左右,一整套行头下来,超过50万也是可能的。老板笑道,你们总买国际名牌的,不就喜欢贵的衣服吗,拿出一套来比比价格看。
不过老板也表示,真正的老演员对戏服价格要求不高,他们在乎的是搭配,有句行话叫“宁穿破,不穿错”,可见他们对戏服搭配的严谨作风了。

不学三年
梳头的资格都没有
梳头能有多复杂,还要学习?京剧的梳头可不是你在家里梳大辫,编小辫。京剧里女角叫梳大头,男角叫勒头,女角梳完头还要贴片,然后才能穿戴。我也曾经问过一个做京剧化妆的,学习京剧的头面化妆需要多久,“说不好,”他想了很久给我这样一个回答,“大学专业课学习三年四年出来,勉强能做个学徒,如果想给舞台上的演员梳头,那到了剧院还得重头再学。”
贴片据说仍旧保留榆树皮刨花煮出来的胶水,一层一层涂抹上去,然后贴在演员的脸颊等位置,即使有化妆基础的人,想把演员整个头面弄完,至少也得学上一年半载。
在京剧演出的后台,我也见识了他们说的这件需要学三年的功夫,流程我们也就看个热闹,不过光看男演员勒头、吊眉,就知道绝不是我们能承受的。演员告诉我,开始没接受过训练的人,一旦勒头后,会感觉到有些眩晕,上台后加上运动起来,聚光灯照射,绝对会昏倒在地。
而勾脸就更复杂了,沈阳京剧院的李老师在这行业已经几十年了,他告诉我,京剧的学习,没有止境,8年打科,就是说基础学习就是8年啊,坐科8年后到剧院,再重头学起,各个家的风格都不一样,所以你还是个学生,勾脸没有上来就自己勾,开始都是老师给勾,慢慢学,后来才能自己勾脸。
舞台上的每一分精彩表演,也都是演员用自我职业操守来维系,而对于京剧演员来说,为京剧的每一份付出,远远超出了职业操守所要求的内涵。

角儿是那个
付出百分之二百努力的人
“英雄节”,也有称呼叫“英雄扦”的。说这两个词可能不熟悉,不过《大武生》大家一定看过,无论是元彪、吴尊还是韩庚扮演的角色,登台之前,一定会在眉间由下向上图一道红印,这被称为“英雄节”,这是在舞台表演上表现英雄气节的重要标志。
大武生中有一个桥段,刘谦扮演的局长赞美吴尊倒茶的动作,武生的功架是不掺假的,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就是对京剧演员最真实的写照,每天重复重复再重复的练功,彩排,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的苛求才练就我们看到的功架。
北京京剧院的一位唱花脸王老师告诉我,练功没有半路出家,最小的从3岁就开始训练,什么是角儿,什么是龙套,角儿是那个付出百分之二百努力的人,即使在平时,这些群众口中的角儿,眼神的坚毅,聚神也是一眼就能看出来,而唱念做打中的做、打更是多年训练的结果。

现场看一次京剧
叫两声好,痛快淋漓

坐在沈阳京剧院的排练现场,舞台上正彩排的应该是《海瑞拉纤》,常东老师扮演海瑞,想起一位京剧圈朋友的一句话:想懂京剧,先懂历史。我们可能只知道千岛湖,可又多少人知道海瑞拉纤。传统文化的缺失让我们离京剧,离我们的国粹越来越远。百度了一下国粹,竟然没有一个官方的统一说辞,文化缺失可见一斑。京剧能走过来,除了本身艺术魅力外,一群视京剧如生命的艺术家为其奋斗终身维系了京剧的根。我们生活里有“六冲”,有大排档,有欧洲杯,有户外游,他们只有京剧,也正是因这些坚定不移的信念,造就了我们的京剧依然是中国最高艺术形式。
京剧不同其他表现形式,N机了可以重来,唱不好还可以假唱。舞台艺术表演,没有重来的机会,更不会给你假唱的形式,一招一式,一板一眼都要真材实料,错一回可能就再也没有登台的机会,一出戏我们看到行云流水的演出,是几十遍甚至上百遍的排练的结果。
在与京剧院的李老师攀谈中,对京剧的推广和普及,他认为提高文化素质,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继承是推广京剧大众的根本途径。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高端艺术形式不被大众所接受,日本的能乐,欧美的歌剧,以及我们中国的京剧,而我们的京剧在欧洲以及美洲,受欢迎的程度远超国内。问问周边的朋友,看过京剧的寥寥无几,没看过,没了解,定会成为我们文化传承的遗憾,走进剧院,现场看一次京剧,叫两声好,感受其魅力所在,绝对比在某人演唱会上痛哭流涕来得痛快。